1字派小说>历史小说>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第356章 闯王末路
  孙传庭看不上邓玘这部客军,他打算从陕西本地招收兵员。

  秦人自古骁勇善战,民风彪悍,再加上唐代以后,陕北土地贫瘠,生存愈发艰难,因此才造就了好勇斗狠的三秦百姓。

  不仅底层老百姓能打,陕西本地的卫所屯兵,只要粮饷充足,也是其他地方正规部队难以比得上的。

  哪怕是喝了西北风,也能造就李自成、张献忠、刘宗敏等狠人。

  而许多陕西的将门,那也是有真才实干的,毕竟没两把刷子,轻易镇不住这些巨寇。

  比如左光先、牛成虎等人,便是陕西将门中的佼佼者。

  以延绥总兵为例,从嘉靖到崇祯,一共四十五任延绥总兵,其中就有二十九人是陕西本地出身。

  而下面的参将、游击更是不计其数。

  本着“以秦兵制秦贼”的思路,同时也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与地方势力的关系,孙传庭才决定新军全部招募秦人。

  他的赞书师务陈继泰熟读兵书,于是主动请缨,负责参与招兵和初期的编练工作。

  在陈继泰的严格筛选下,这批新募的秦兵,个个都是熟练弓马、精通剑戟之辈。

  在军纪方面,孙传庭丝毫没有放松,依旧维持着铁血手腕。

  对于犯错误的兵丁,任何人哪怕是立过功的将领,他一律严惩不贷。

  即便是帮他练兵有功的陈继泰,孙传庭也照样毫不徇私。

  这位陈师务,因为倚仗京衔,在地方上嚣张跋扈,甚至公然贪污受贿。

  孙传庭为严肃军纪,毫不犹豫地上书弹劾,将其罢免。

  其执法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把这支新军带出来,孙传庭更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每一把新制出来的武器、甲胄等军械,他都要亲自查验质量好坏;

  行军布阵、安营扎寨、进攻掩护、撤退收兵等战术细节,孙传庭都会不厌其烦地向各级军官反复讲解、耳提面命。

  当然,孙传庭也吸取了之前兵变的教训,在严格治军的同时,极大改善了兵员的待遇。

  这些新募的秦兵,不仅能保证一日三餐,足额饱食,斩首赏格更是高达每级五两,并且都是现银,从不拖欠。

  正是严纪与厚饷结合,再加上主帅倾注心血的情况下,孙传庭才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硬生生练出了一支铁血秦军。

  就连高迎祥的老营精锐,也不是这支秦兵的一合之敌。

  见伏兵杀出,紫荆关内的白广恩也带着人冲了出来,从前方夹击高迎祥所部。

  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前锋在关下死伤枕籍,后军被冲得七零八落,中军更是被打得节节败退。

  郑嘉栋率部左冲右突,拼命向闯字大旗靠近。

  “渠帅!顶不住了!”

  “赶紧撤吧!”

  高迎祥环顾四周,只见麾下兵马已有溃散之势,他也知道今日恐怕难以善了,再拖下去恐怕要全军覆没于此。

  他一咬牙,招呼身边的亲兵:

  “弟兄们,随我突围!”

  “往南走!撤出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准备舍弃大部队,只带核心老营强行冲开一条血路。

  然而,就在高迎祥好不容易脱离主战场,正要往南逃窜时,一支队伍却突然出现在了他的前方,堵住了去路。

  为首之人正是混入闯军当中,做了内应的百户赵士诚!

  原来,在官军伏兵四起、闯军大乱的时候,赵士诚就带着他的三个亲兵躲了起来,悄悄地观察着战局发展。

  当他发现高迎祥试图突围逃窜时,赵士诚立刻意识到,自己立功的机会来了!

  他猛地抽出腰刀,对身边的亲兵低喝道:

  “走!随我收拢溃兵,拦住高迎祥!”

  一旁的亲兵见状大惊失色,连忙劝道:

  “赵百户,你疯了!”

  “此时还不趁乱快逃,还等何时?”

  “咱们身上可是背着从贼的底子,要是被官军逮住,肯定必死无疑!”

  可赵士诚闻言,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谁告诉你们老子从贼了?”

  “事到如今,我也只好摊牌了!”

  “本将乃是奉了五省总督洪督师的密令,特意潜入闯贼军中内应!”

  “此前不得不隐瞒,实乃军中机密所系!”

  他这话一出,身边的三名亲兵听得是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家百户竟然是卧底?!

  赵士诚懒得解释,迅速从怀中掏出几块红布条,分发给几人:

  “别愣着了!”

  “赶紧把红布绑在左臂上,以示区分,免得被官军当成真贼给宰了!”

  “快,随我一同收拢溃兵,拦住贼酋,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三人这才如梦初醒,手忙脚乱地将红布条系在手臂上。

  赵士诚带着几人,随即跃上高处,对着周围惊慌失措的溃兵喊道:

  “不想死的都给老子听着!”

  “某乃南阳卫百户赵士诚,奉洪督师之命在此招降!”

  “放下兵器,跪地投降者免死!”

  “愿随我截杀闯贼者,有功无罪!”

  “要想活命,就都给老子过来,否则朝廷天兵一到,格杀勿论,悔之晚矣!”

  混乱之中,许多失散的闯军士卒早已六神无主,在听到有生路时,他们纷纷聚拢了过来。

  赵士诚这招可谓是一步险棋,要是混乱中有人不忿,要将他围杀在此泄愤,他可就跑不了了。

  但这些溃兵显然对高迎祥的忠诚度没那么高,眼下败局已定,何必再自找麻烦,不如趁这个机会倒戈立功!

  就这样,赵士诚趁势收拢了三四百溃兵,迅速组织起一道防线,堵在了高迎祥突围的必经之路上。

  此时的高迎祥正带着亲兵拼命冲杀,眼看着就就要突出重围,可却被拦了下来。

  他定睛一看,领头的竟然是前不久来投的官军百户,心中是又惊又怒。

  “姓赵的!”

  “你个狗日的奸细,害我大军深陷重围,老子宰了你!”

  高迎祥气得目眦欲裂,挥着手中的大刀便冲了上来,试图擒贼先擒王。

  可赵士诚身上还有伤,哪肯跟他硬拼。

  于是他向后一缩,朝着身旁的亲兵吩咐道:

  “去!”

  “带人把贼酋拦住!”

  “洪督师发话了,谁要是擒斩贼酋,赏银千两,加授游击将军!”

  身旁的众人一听,顿时眼前一亮,嗷嗷叫的就冲了上去。

  两股人马瞬间撞在一起,可高迎祥毕竟征战多年,战力不凡,再加上此刻困兽犹斗,更是勇不可挡。

  他接连劈翻了好几名挡路的士卒,直取赵士诚而来。

  见势不妙,赵士诚也只能拔刀上前,试图拖延一些时间,只要能拦住高迎祥一时半会,援兵很快就能追上来。

  可他毕竟有伤在身,根本招架不住高迎祥的攻势。

  铛!铛!铛!兵刃交击之声不绝于耳。

  赵士诚被高迎祥势大力沉的劈震得手臂发麻,虎口迸裂,只能一路且战且退。

  眨眼间一个不慎,他小臂又被高迎祥刀锋扫过,添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鲜血瞬间染红了战袍。

  “狗贼!”

  “给我死!”

  高迎祥得势不饶人,又是一刀迎面劈来,势大力沉!

  赵士诚举刀硬格,可却被巨大的力道震倒在地,手中长刀也脱手飞出。

  他看着高迎祥狞笑着举刀向他砍来,心中不由一凉:

  “难道功亏一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利箭破空而来,精准射中了高迎祥的肩头。

  “啊!”

  他吃痛发出一声怒吼,手中大刀也跟着掉落在地。

  “闯贼!还不束手就擒!”

  郑嘉栋率领中军,一路追杀,终于赶了过来。

  他见到赵士诚等人臂绑红布,拼死阻拦高迎祥,虽然不明白其具体身份,但也知其应该是友非敌。

  于是他便张弓搭箭,救了赵士诚一命。

  高迎祥眼见官军主力杀到,心知突围无望,无奈之下,他打算捡起地上长刀自刎,免得再落入官军手中。

  可不等他有所动作,周围的秦兵便围了上来,用挠钩套索将其死死按住。

  “绑了!”

  随着郑嘉栋一声令下,四周的亲兵一拥而上,将高迎祥捆了个结结实实。

  至此,战局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纵横天下数年的二代义军首领被俘,闯军余部或死或降、全军覆没。

  就在这时,孙传庭及时带人赶到。

  他看了看被被俘的高迎祥,又看了看浑身浴血,几乎脱力的赵士诚,点了点头。

  “你是哪部的?!”

  “今天能擒获闯贼,你当记首功!”

  赵士诚瘫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孙抚台,末将......末将乃是南阳卫百户赵士诚。”

  “这次是......是奉了洪督师密令,前往贼人军中诈降。”

  “周围这些兵丁,都是末将临时收拢的溃兵,还望抚台放他们一马。”

  孙传庭闻言心中一惊,他万万没想到眼前之人就是洪承畴派去的内应。

  他点点头,沉声道:

  “放心,既然是战场起义,本抚自然不会为难他们。”

  他随后又招来亲兵,吩咐道,

  “快,将赵百户抬回紫荆关,让随军医匠抓紧救治!”

  送走了赵士诚后,孙传庭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高迎祥,十分得意:

  “去!也给贼酋治一治伤!”

  “到时候恐怕要将其押解至京师,可千万不能送个死的回去!”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