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阅读>修真小说>坐看仙倾>第298章 最后的守夜人
  戏班里的人都是凡人,不似修仙者那般不需睡眠。

  所以这支车队一路之上都是走走停停,白日赶路,夜晚休整,休整时若遇得见客栈便住,遇不见也能搭棚对付过一个深宵。

  而在众人安睡的夜晚,季忧则会于附近的僻静之所继续吐纳灵气煅烧己身。

  如此一日接着一日,戏班的马车经过了无比漫长的跋涉,终于回到了平阳县。

  平西县在云州东南,不在矿区。

  此地百姓仍以务农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戏班回到县城之中的时候正好遇到一场春雨落下,远远看去,烟雨迷蒙。

  刚一入城,漫途跋涉的思四辆马车就开始缓缓减速,最后停在了一处挂着奉贤戏班字样门匾的院子前。

  杂行们纷纷跳下车,开始从车上卸下行囊。

  一直忙活到日中午时,春雨稍稍小了一些,其中一辆马车朝东而去。

  两个时辰之后,戏班班主提着酒肉,带着班里的小花旦和武生出现在一条斜街之上。

  沿街之上到处都是搭着木架,正在经历修缮的房屋,有一些是院墙垮塌了,已经填补了七七八八,有一些则是屋顶塌了被彻底遗弃。

  季忧就跟在他们的身后,目光在这些房子上扫过。

  “雪灾之后的修缮现在才开始?”

  “公子也知道雪灾?”

  季忧点了点头:“大概也听说过一些。”

  班主不禁轻轻叹了口气:“我们当时接了个活,结果被困在青州无法归乡,得知老家受灾严重焦急了一整个冬日,幸好家里人全都得救了。”

  “修缮的钱是谁给的?”

  “这我就不清楚了,我们家在城中没有老宅,一直都住在城外的徐家口,也是那场雪灾之后才让我们知晓住在城中比住在城外安全,于是拿出多年的积蓄,在城中买了些原主不想再修缮的破屋。”

  班主迈过一片泥泞,停在了一处院门之前:“到了。”

  季忧抬头看去,就见到了一方青石灰瓦的院落:“虽然偏僻,面积倒是不小。”

  “是我们戏班凑钱买的,买了之后立马就雇人修缮了一番,用来给家里长辈养老,我师叔师伯都住这里,太师父也在。”

  班主一边说着,一边带着众人推门走了进去。

  院子里有两个已经白发渐生的中年男子,正在院子当中擦拭着一些老旧的玉带戏装。

  见到戏班之中人一拥而入,两人便抬起头露出微笑。

  “回来了?”

  “师伯,师叔,我们回来了,师父呢?”

  “你师父去接了别的活,你们此行如何?”

  “唱了八天,雇主家不知何故,最后一场没让唱……”

  小花旦看着应声的班主,轻咬嘴唇,把郎家老祖诈尸的猜测咽进了肚子里。

  班主将手中的酒肉递给了年纪稍大的那位:“师伯,太师父现在怎么样了?”

  “精神还不错,吃饭也还挺香的,这几日还总念叨着你们怎么还不回来,现在算是盼到了,诶,那位是……”

  “哦对了师叔师伯,我这次回来还带了个朋友。”

  班主的师叔伯已经看到了季忧,凝视许久后才回过神来:“你朋友……?”

  班主点了点头:“这位公子是我在路上遇到的,他对我们那出仙人救世的戏很感兴趣,想知道后来如何,这事我也不知,于是他便想来见一见太师父他老人家。”

  正说话的功夫,与正门相对的堂屋之中走出来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

  他手里抓着一根竹杖,颤巍巍地地跨过了门槛,朝着门外看了一眼。

  人活七十就古来少有了,不过这老爷子看上去确实还算精神,只是腿脚有些不太利索了。

  “文才回来了啊……”

  “太师父,我们回来了。”

  班主见状立刻迎上了前去,交代了几句此行所遇之事,便凑到老人耳边念叨了几声。

  老人家一边听,一边抬头看了季忧两眼:“为了一出戏?”

  班主听到太师父沙哑的询问声后点了点头:“我瞧他没别的目的,一路上问的都是关于戏的事,看样是个戏迷,便斗胆叫来过来了。”

  太师父看了季忧许久,随后轻轻咳嗽了两声:“将他请入前堂吧。”

  “公子,我家太师父请您到前堂。”

  班主向后转头,喊了一声。

  季忧听后拱手道谢,随后迈步走向那位太师父,跟他进了前堂。

  此时的花旦和武生已经在院中坐下,见着季忧向着前堂走去,表情有些迷惑。

  从中州到云州的一路,他们与季忧也算是熟悉了,都知道他是为了那出戏的故事而来的。

  但在他们看来,自家戏班的规矩一向都守的很死,这人大概率是要白跑一趟。

  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那位年轻的公子真的就被请进去了。

  前堂的采光还算不错,所以即便今日天气稍显阴沉,屋子里也还算亮堂。

  风烛残年的太师父伸手请季忧坐下,颤巍巍地想要给他端茶,但被季忧摆手叫停,自己端着茶壶为自己沏了一杯。

  “老人家的身体还不错。”

  “一把老骨头,也没什么好活的了,我方才听文生说,公子对我们的戏很感兴趣。”

  季忧端着茶杯点了点头:“我打听了许久,皮影戏、三弦书都听过,可听来听去都是些没头没尾的故事,还是前几日听了咱们戏班的几出戏,才渐渐听出了眉目。”

  风烛残年的老人沉默了半晌:“公子如此千里迢迢,不知好奇的是这出戏中的什么?”

  季忧一开始对班主的说辞是想知道最后一出戏讲的是什么,但现在这么说明显有些拙劣了。

  不会有人因为最后一出戏的内容,千里迢迢的从中州赶来云州的。

  于是思量半晌之后,季忧开口道:“我与故事中的人似乎有些渊源,有些事情想要请教,但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偶然在一处茶坊听书,不曾想听到了只言片语,才一路查到现在。”

  “原来公子是想找故事里的人,不过老朽只知道那个写故事的人。”

  “写故事的人也可,敢问老人家,他是从何处听来这故事的?”

  戏班的太师父以沙哑的嗓音开口:“我的太师父,小时候曾被一位仙人所救,这故事便是他根据那位仙人而编排的。”

  话音落下,季忧的眉宇不禁一挑。

  他来之前已经有了心理预设,觉得这戏班的老一辈可能也不清楚故事的来源,又或者也是只道听途说。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就不打算再查了。

  因为不管如何,他总归是走上了这条炼体之路,不管会走到什么地步总归要继续走下去。

  可他着实没想到,自己真的找到了故事的来源。

  一念及此,季忧就想起了那戏曲之中的男童角色。

  那个角色唱词很少,看上去也没什么大用,在别的唱演之中都未出现过,可偏偏在他们戏班的戏中没被删掉。

  如今看来,自己的预感是没错的。那个角色恐怕就是这戏班的祖辈之一。

  季忧思索许久后回过神:“除了戏中的内容之外,老人家的太师父有没有说过关于这位仙人其他的事?”

  老人家沉默了半晌:“倒是可以给公子讲一讲我太师父的生平。”

  “也好。”

  “我的太师父名叫崔荣。”

  淅沥沥的小雨之中,老人以沙哑虚弱的嗓音缓缓说着。

  他太师父名叫崔荣,是一个四处乞讨的孤儿,与很多与他身世相同的孩子相依为命,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

  好不容易活到了稍大一些,这些孩子为了填饱肚子,就跟着几个稍大的孩子混进了赌场。

  据说那几个大孩子很聪明,对赌博很有的天份,小小年纪,赌术便已经出神入化,

  于是有人负责偷,有人负责赌,日子倒还能过得下去。

  但后来忽然有一日,他们没能因为没有及时收手而赢了太多,被赌场的庄家盯上,险些被要了性命。

  就在那个紧要关头,那些孩子被一位满身仙光的老头所救。

  与那出戏中云游救世的故事不同,这老头儿并非是过路的,实际上他也是那家赌场的常客。

  崔荣经常在牌桌前撞见他,只知道他一脸寒酸相,赌术也很烂,有时候还会赖账,却不曾想他是个仙人。

  季忧听到这里眉心微皱:“据我所知,修仙者是可以用神念看透骰盅的。”

  戏班的太师父微微停顿:“这件事的话老朽就不清楚了,但故事就是这么讲的,我也只是尽量详传。”

  “老人家请继续。”

  “好。”

  老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开口。

  得救了的孩子们并没有对那位老仙人心存感激,反而趁乱逃走了。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小小年纪就忘恩负义,而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几乎都是因为税奉而被活活打死的。

  所以哪怕被仙人救了一条性命,他们对修仙者仍是抱有警惕与仇恨。

  但谁知那仙人却不是个正经仙人,一直缠着崔荣在内的几个孩子想要拜师学赌。

  听到这里,季忧的嘴角抽搐了一下,脑海中浮现出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追着一群贫苦孩子拜师的画面。

  若这故事是真的,那这守夜人还真是放荡不羁。

  “后来呢?”

  “后来他们便开始相互利用了。”

  “?”

  “我太师父他们当时年纪不大,虽然赌术精湛,却也担心再去赌场还会被打,于是便生出与那仙人相互利用之心。”

  季忧点了点头,心说孤身活在乱世的孩子也许大字不识,但审时度势的本事却是极高的。

  随后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据这位太师父所说,那位仙人与这些孩子凑到了一起,每日在赌场碰面。

  老仙人一边保护他们一边做保镖,那些孩子则一边实地教学一边受其庇护。

  一来二去之间,众人也算是熟悉了。

  这些孩子也渐渐发现这每日与他们一起出入赌坊的仙人似乎与别的仙人不同,没有那么高高在上,也渐渐习惯了他的存在。

  然后这些孩子便从其口中得知,老头的名字叫做崔浪。

  听到这里,季忧眼眸轻抬:“和您的太师父刚好一个姓氏?”

  太师父摇了摇头:“那时候我太师傅叫狗拉巴,不叫崔荣。”

  听到这里,季忧明白了。

  这写戏的人是个孤儿,本就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名字,只有一个好养活的贱名。

  之所以后来叫了崔荣,可能就是因为人长大了一些,碰上成家立业,才想要取个可以说的出去的名字。

  这个顺序是颠倒的,不是恰好同姓,是因为先有了崔浪才有了崔荣。

  季忧回过神:“按您的说法,这人一直都停留在附近,未曾挪动过地方,那戏中关于辞山、云游的故事从何而来?”

  “自然是他讲的,我太师父晚年回忆此事时说,那人极爱吹牛。”

  名叫崔浪的仙人极爱吹牛,每天与那些孩子一起吃饭时就喜欢叨叨一些有的没的。

  他说他修为很高,深受同门嫉妒,每个人都想争他该得的,没争过就气急败坏。

  他还吹嘘自己斩了妖魔,守着夜色,才让他们这些人能有命活。

  那些孩子自是不信,但心里却清楚他一定是好人。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日子过的踏实而安逸,期间还收留了不少其他无父无母的孤儿,一起过活。

  季忧听后张了张嘴:“同门嫉妒?”

  太师父点了点头:“不错。”

  “戏里不是这么演的。”

  “唱给仙人的戏,自然是要往好的方面去写的,我等凡人怎敢去唱一些仙人争抢之事。”

  “那崔浪有没有说过,什么是夜色?”

  太师父摇了摇头:“那时候我太师父他们都不大,再加上见识浅薄,还以为他说的就是夜晚,没有人想过别的,是直到成年以后才考虑到,他当初所说也许是有所指代。”

  季忧听后琢磨了半晌,最后轻声开口道:“那后来呢?”

  “后来我太师傅与那些和他相依为命的孩子就慢慢长大了……”

  “?”

  在这位老人的口中,后来的故事确实就变得平淡了。

  他的太师父和其他那些孩子渐渐开始长大,一开始是负责赌的那些孩子,娶亲成家搬到了外面去住。

  而狗拉巴也被人介绍了一门亲事,为此给自己取名崔荣,便也从共同生活的院子里离开了。

  可既然成家了,那么总归是要养家糊口的。

  他没什么好的手艺,但幸好娶的这位姑娘原本是个破落县官家的小姐,认得些字,于是便开始写话本。

  而他的那些话本所写的基本都是崔浪所讲过的故事,被两人以第一视角编写,逐渐成册。

  后来,他们便生出了建戏班的想法。

  一开始戏班规模很小,只是在民间摸爬滚打,经营了许久才慢慢接手了为仙人送葬的业务。

  或许正是因为仙人喜欢的缘故,他这一脉传了百年一直未断,还收了好些门徒,一直慢慢流传到了今日。

  而在这百年之间,一些三弦书、皮影戏等等,也都借鉴了他们的故事。

  季忧听后有些茫然:“崔浪呢?怎么忽然就没他的事情了?”

  太师父沉默许久:“崔浪死了。”

  “死了?”

  “大概是什么日子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太师傅说是个雷声阵阵的夏日,崔浪忽然说要离开一段时间,然后就消失了,过了大概半年吧,我太师傅他们就在院子里见到了好些血迹,血中泡着他的钱袋子。”

  “太师父说,他们这群人里有一个叫猪獾的孩子,见老仙人的钱袋子缝的漂亮,用料也好,想问他要,老仙人说等要死的时候就留给他,后来想想,应该是他将死之时回来过一趟。”

  听到这里,季忧感觉脑子嗡嗡的。

  守夜人既然有能力镇守青云,自然是修为高深的。

  若他真的死了,那这一去不复返的半年里一定发生过很多大事。

  “他可有弟子?”

  太师父听后摇了摇头:“他这一脉已经绝了……”

  季忧张了张嘴:“这件事您又是如何知道?”

  “太师父说,老仙人曾对他们说过,他这一脉收徒极难,需要慢慢寻找,还说若是寻不到太合适的就从他们当中挑一个,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会忽然归天了。”

  “他死在了夜色当中?”

  太师父沉默许久后开口:“我太师父觉得他是死在了仙宗手下……”

  季忧微微一怔,流露出一丝不解。

  “当年我太师父广收门徒,但只有我们这一脉流传了下来,那是因为我的几位师伯在某一次出门接活之后唱了一出仙陨,未唱完便被仙宗来人给杀掉了,太师父便意识到,有人不许他死掉的事被传开。”

  “所以你太师父就删去了戏中人的身份,还把最后一出戏死守着不再唱演。”

  “是啊,那次事情之后,我太师傅便将戏改的面目全非,有些关于身份的事情再也不提,只有临死才冒险传下,便成了规矩,我想太师父也不知道传下去有何意义,但还是希望有人能记得他。”

  季忧回过神:“如此风险极大的事,老人家连徒弟都不传,却被我一问就说了。”

  风烛残年的老人颤巍巍开口:“老朽觉得公子面善……”

  “今日之事就此忘掉,我从未来过,你也从来不知道什么崔浪。”

  “谨遵仙人法旨……”

  戏班有班训,耳不进门,眼上遮帘,守住口舌,心中无澜。

  所以即便他们一开始就认出季忧了,也一直都未曾开口言明。

  但心照不宣归心照不宣,可无论是这位老人,还是门外的师叔师伯,都不曾忘记新元时带人四处救灾的仙人模样。

  季忧此时漫步来到门外,看了一眼隐约雷鸣的阴霾天空。

  他此行一路,越查心中迷惑越多,来到这里之前已经攒了一肚子的疑问,而此刻终于从老人家的口中得到了答案。

  守夜人当真是孤身一人的。

  他去赌坊赌博也许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排解孤寂,就像找那些孩子拜师也不是为了学赌,而是为了找人说话。

  跟在守夜人身边的男童就是编戏的崔荣,或是说那一群孤儿。

  最后一幕需要老一辈死了才会传,是因为有人不希望这件事流传下去。

  可让他没想到的答案是,守夜人一脉早就断绝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