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派小说>历史小说>法兰西之父>第二百五十二章 省钱理论
  “政府对大型航空母舰的建造有疑虑,主要也是财政压力,也是说得过去的。”菲利普戴高乐对现在法国的情况表示理解。

  “可惜这种简单的看法,它就是一个错误。”科曼摇头解释道,“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造船的船壳子应该是最保值的东西了,我们现在建造一艘黎塞留级吨位的航空母舰,和建造一艘两万吨级的航空母舰确实造价不一样。但航空母舰的主要攻击力在舰载机上面,舰载机很明显会越来越大,那样十年之后岂不是白造了一艘航空母舰?根本无法使用?”

  战后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只是一个开始,挂架是为了偶尔执行对地任务,机体结构和飞控系统无法承受大重量外挂。载弹量甚至不如二战时期的螺旋桨轰炸机。

  但第二代战斗机开始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超音速、雷达、空空导弹这些配置一上,第二代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比第一代战斗机的重量呈现了暴增,小型航空母舰也是那个时候开始被淘汰的。

  也不是没有固执的国家觉得自己可以和历史潮流对着干,英国就用鹞式战斗机作为舰载机,固守着无敌级航母,在马岛战争差点翻车。

  科曼说的发展就是可以预测的,雷达要不要装,以后战斗机会不会越来越大?那么航空母舰也要随之增大。

  “我说的都是航母战斗群的挂件,其实更大的问题是航母本身,最大的军费投入其实是航母自己的电子系统,相比较电子系统的更新换代,船体只不过就是一块铁,在一块铁上面想要节省?这个想法就是错误的。”

  苏联的坦克为什么在特别军事行动上面,可以在坦克坟场说维修启动就可以拉上战场?美国的退役的军舰,怎么就不能翻新呢?

  因为海水会腐蚀钢铁的韧性,但这都算是其中的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哪些退役军舰上面的电子系统,在长期不工作之后已经报废了。

  一个大屁股老电视常年不开机,都不能保证还能顺利开机,更何况是一艘几千几万吨的军舰,里面的电子系统长期休眠还能够顺利启动?

  如果是坦克,大不了换一个电子元件,反正坦克本身就是靠装甲和口径混饭吃,但军舰里面的电子元件有多少?

  谁能准确的找到损坏的元件进行更换?所以军舰一旦退役,基本上就是拆解的命运。

  科曼现在是告诉菲利普戴高乐,建造一个航空母舰,最省钱的地方就是壳子,谁都不会相信在一九五零年使用的钢铁,在一九七零年使用同样的钢铁会变成天价,但是里面的雷达、上面的舰载机可真没准。

  “像是科曼所说的,建造一艘黎塞留级吨位的航母,船壳确实是当中最省钱的一部分了。”马丁听完之后在旁边赞同道。

  “那当然,钢铁的领袖终会逝去,领袖的钢铁才会永远守护人民。”科曼脱口而出但顿觉这话不能说出口,转移话题道,“一个真正优秀的船体,哪怕是过去一百年,也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建造船体是最省钱的。”

  这又何止是军舰呢,东方大国可用了几十年对侧卫进行升级改造,最终证明了一件事,侧卫的气动外形牛逼。

  菲利普戴高乐必须承认自己被说动了,轻型航空母舰是一条邪路,只有标准排水量四万吨以上的航空母舰,才是真正能够照顾到未来二十年发展的好东西,不然造出来也是落后。

  科曼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已经暗示家庭背景也要分用在什么地方,要在好地方就是为国家创造好处,就比如现在。

  菲利普戴高乐看着桌面上的设计图,他还真的上过法国租借的英国航空母舰,看着那些螺旋桨战机吃力地迎风起飞。而此刻,图纸上的这艘巨舰,是为了迎接喷气时代而生的。

  他仿佛能听到未来舰载机被弹射离舰时,那震人心魄的轰鸣,能看到它们以全战斗重量冲上云霄的雄姿。

  “我愿意让自己热爱的海军做正确的事情。”菲利普戴高乐终究是上了贼船,“我也相信海军内部有众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会同意为法国海军建造一个长期可以使用的航空母舰。”

  “主要是为了省钱。”科曼微微昂头,这怎么好意思呢?他又帮助这个国家少走了弯路,这个功劳找碧姬芭铎坐火箭庆祝一下不过分吧?

  可惜他不认识这一代的法兰西玫瑰,不知道这一代大英国宝有没有时间?法国一堆奢侈品公司呢,过来打打广告也好的。

  “你挂职等安排都闲不下来。”两人离开菲利普戴高乐的住处,马丁不由得抱怨着,但也就仅仅是一句抱怨,他知道这件事应该很重要,军种之间抢夺军费的事情是高层的事,他们这个级别的军官,还是很希望法国军队强大,内部没有矛盾。

  “总要找点事情做,不然人生多无聊。”科曼闲庭信步,他其实这一次回来的最大目的还没有去做呢,现在好像有时间去做了,“我准备去萨尔区转转,进行一次民意调查怎么样?”

  “看看当地有多少人愿意留在法国?我帮你申请。”马丁痛快的答应下来,“好像除了巴黎之外,就属萨尔区恢复的快了。”

  “谁让人家有价值呢。”科曼咧嘴大笑,这不都是当地居民统战价值的具体体现?

  至于法国其他地方的重建,急也不急于一时,等等怎么了?

  科曼之前要把在阿尔及利亚做苦力,其实就是正常的劳动改造的武装党卫队成员家属,安排到萨尔区定居。

  进行一番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暗中腾笼换鸟的操作,这个行动在他去海外服役之后也一直在进行。

  这些武装党卫队成员的家属,和在海外省劳动改造的武装党卫队成员没有断绝联系,目的当然在明显不过了,就是告诉这些家属,法国手中有人质。

  如果还想要见到自己的家人,就必须站在法国一边。

  科曼觉得这招应该是管用的,但是到底是不是管用,还要经过一次调查才知道,进行一次民意调查不可避免。

  到了萨尔区科曼才知道马丁的话多么有道理,现在的萨尔区应该是法国除巴黎之外恢复最快的地方了,要知道当初为了让这里的德国人滚蛋,第一集团军可是真进行了一次大炮犁地,他见过萨尔被摧毁的样子。

  很多法国城市仍然能够看到战火的肆虐痕迹,可萨尔这里几乎已经看不出来,街道两旁的店铺橱窗里,陈列着来自法国的商品:波尔多的红酒,印着巴黎时装女郎的杂志,还有那种甜得发腻的“法式”面包。招牌上的法文下面,都象征性地标注了小小的德文。一种异样的“繁荣”在这里滋生,带着被安排的色彩。

  萨尔经济上却已与法国法郎区绑定,马克在这里正迅速变成一堆废纸。在驻扎法军的维护下,与故国德国血脉相连的躯体,正被一点点注入法国的血液。

  井井有条的安排下,科曼如愿的来到一处看着就没建成多久,还算美观的住宅前面,他已经在附近绕了两圈确认没有被跟踪,才敲门。

  “谁?”门没有被打开,反而出现一种带有警惕的反问。

  “科曼。”科曼生硬的用德语回答,这种语言时间长不用真不行,他明明记得之前在奥地利的时候,已经可以简单交流了。

  门被打开,古德隆希姆莱抓着科曼的手臂拉到房间当中,一双美眸打量着一年多来只在电报上联络的男人,这个男人再次出现了,这次来又是什么目的?对视了片刻才问道,“这一次来做什么?”

  “看着。少校。”科曼指着自己的肩章,脸上带着自豪道,“我可没忘记,要做将军的承诺,现在算是有了点成就,一定要让你看到。”

  这话进入耳朵,古德隆希姆莱都觉得自己的耳垂似乎变热了,没好气的反驳,“一声不吭就消失了快两年,还好意思说这件事。”

  “我去法属印支作战,顺便还镇压了马达加斯加暴动。”科曼虽然没有直接说,但每一个字都在说一个意思,他的军衔是用命拼过来的。

  确实是没有危险性,但他是不是去西贡了?是不是也去了马达加斯加?既然都去了就说明没有在撒谎。

  果然为了军衔去拼命的话一出口,古德隆希姆莱眼中的对抗性色彩几乎消失不见,声音也变得温柔很多,“为了一个承诺就去拼命,你疯了。”

  “我就是为了女人能够拼命的人。”科曼贴上来对着古德隆希姆莱的红唇猛啃。

  “科曼少校来了。”古德隆希姆莱的母亲玛格丽特咳嗽了一声,带着一种我来的不是时候的表情,守护住了女儿的底线。

  “阿姨好,我确实为她而来。”科曼松开脸色通红的古德隆希姆莱,礼貌的打招呼道,他其实是来做民意调查的,但绝对不能这么回答。 法兰西之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